大會主題 與 講員貴賓介紹
【台美同行,共創雙贏】
今年美三區夏令會以「臺美同行 共創雙贏」為主題,強調臺灣與美國作為民主陣營的重要夥伴,透過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元領域的合作,不僅為雙方創造互利共榮的機會,也能進一步鞏固區域的穩定與安全。
我們邀請來自台灣民意機關、公民社會、媒體、學術與醫療等領域的專家,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臺美關係、民主價值的實踐、地方治理的挑戰、新興政治力量的角色,以及如何在全球變局中發揮臺灣的軟實力。透過一系列講座與互動活動,讓參與者能夠拓展國際視野,激發行動思維,成為臺美之間更堅實的橋樑。
誠摯歡迎所有關心臺美未來的朋友一同參與。
![]() 阮昭雄 | ![]() 蘇巧慧 | ![]() 苗博雅 |
---|---|---|
![]() 陳乃瑜 | ![]() 李宇翔 | ![]() 王珮毓 桃園市議員 |
![]() 黃瓊慧 桃園市議員 | ![]() 宛如 | ![]() 廖筱君 |
![]() 葉耀元 | ![]() 翁定暐 | ![]() 王宏恩 |
![]() 楊斯棓_edited | ![]() 書華_edited | ![]() 王婉諭 |
![]() 王興煥 |
2025 美三區夏令會講者簡介
阮昭雄副委員長 |台灣僑務委員會

開幕典禮|【台美同行,共創雙贏】
簡介
經歷 - 臺北市議會第十一、十二、十三屆議員 世新大學講師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發言人 財團法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第12屆常務董事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第10屆董事 學歷 - 世新大學公共傳播學系文學士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法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
陳乃瑜 | 新北市議員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民主進步黨籍,現任新北市議會議員。2022年投入九合一選舉,參加新北市新店區、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烏來區議員選舉,順利當選。[5][6][1]曾任壹電視新聞台、三立新聞台主播。 2020年,時任三立新聞台記者的陳乃瑜前往高雄採訪罷免韓國瑜的公民行動後有感而發,申請加入民進黨。2022年3月時,陳乃瑜在接受政治評論員張銘祐與民進黨高層的邀請後,向新聞台請辭,投入選戰並順利當選新北市議員
黃瓊慧 | 桃園市議員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民主進步黨 市議員 簡歷 市議員黃景熙辦公室主任 桃園市文化藝星協會理事長 桃園市資深義消協會理事長 桃園市博愛促進協會副理事長 拉結親子文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民進黨桃園市黨部執行委員 桃園區義消中隊顧問 學歷 桃園國小 桃園國中 陽明高中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畢業
葉耀元 | 政治學者,教授

講座|【川普的印太戰略政策】
簡介
葉耀元教授現為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Fayez Sarofim – Cullen Trust for Higher Education Endowed Chair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系主任、政治系系主任、外交與戰略事務碩士學程主任、台灣與東亞研究計畫主任、與聖湯瑪斯大學與文藻外語大學華語中心主任。同時,他也是美國中國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理事、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orth America Taiwanese Professors’ Association)會長、與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刊發的《東亞季刊》的編輯委員以及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發行的《問題與研究》期刊的國際諮詢委員。葉耀元教授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並於台灣大學取得政治學學士學位。他的研究專注於國際關係、安全研究、台灣、中國與東亞的民意調查、兩岸關係、美中台關係、與東亞安全與經貿問題。他在多本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過他的研究,也在美國與台灣的平面與網路媒體上發表了超過數百篇中英文的社論。關於葉耀元教授其他的訊息,請參考他的個人專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yeh2sctw/。他目前也在臉書上經營個人專頁《葉教授的國際事務學院》:https://www.facebook.com/profyehinternationalaffairs/
王宏恩 | 政治學者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高中念台中一中時第一志願是心理系,但是後來大學念了台大電機,念一念之後碩士班轉去念台大政治公共行政所,後來到美國杜克大學念政治學博士,主修政治行為。整個人生繞了超大一圈。 經歷: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政治心理學、民意調查,以及社群網站;同時為政治科學科普網站「菜市場政治學」的共同發起人,以及美國政治學年會台灣研究學群的召集人
王興煥 | 基進黨主席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現任台灣基進黨主席[1]。曾任台灣基進秘書長,以筆名「格瓦推」發表文章。在政治立場上積極主張台灣獨立要終結中華民國體制,以住民自決開創「台灣新共和」 王興煥在2013、2014年開始真正介入政治,其實他早年法國留學時,就已經關心政治、撰寫專欄。留學歐洲時,他從海外看見台灣在國際上的困境,集結一群年紀相仿的人,舉辦讀書會共同思考台灣未來,與會成員基進黨前黨主席陳奕齊等人,因此也出現了基進黨最初雛形。
蘇巧慧| 立法委員

講座|題目:【2025,台灣民主的關鍵年】
簡介
蘇巧慧是現任立法委員,10年來秉持著堅定台灣民主,推動新北進步的精神,14度獲得公督盟優秀立委獎項,關注議題含醫藥衛生、社會福利、環境永續、教育文化與內容產業。其 Podcast頻道《水獺媽媽巧巧話》致力於推廣本土故事繪本及母語教育,並在2024年榮獲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兒少優質節目推薦及年度最佳大眾票選獎。 演講主題簡介: 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一直以來經歷了許多的挑戰。時至今日,台灣再次站在民主的岔路上,台灣人民再次需要決定我們未來的方向。 過去一年,台灣內部面臨著在野黨毀憲亂政的行徑,見證了人民怒火的反撲,目前正面對著罷免、公投、補選的投票。在國際上, 台灣也受到地緣政治、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與來自中國從未停止的敵意。許多對政治冷感的公民開始挺身而出;許多原本對立的意識形態開始共存,我們對這塊土地、對國家的認同也因而繼續轉變、深化。 本場講座,期盼分享在立法院的第一線觀察及成為公民團體後盾的過程,來講述2025年對於台灣民主的關鍵性。除了回顧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也期待透過在現場與民主前輩們的交流,一同展望台灣民主未來的方向。
李宇翔 | 新北市議員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民主進步黨新北市黨部執行委員,曾任2020年新北市小英青年後援會會長,立法委員趙天麟國會辦公室副執行長,新北市議員何博文辦公室主任,新北市議員鍾宏仁辦公室副主任。2022年代表民進黨參選新北市第二選區議員,最終以23,558票順利當選
余宛如 | 前立法委員

講座|【矽島你學不來】
簡介
余宛如是台灣公平貿易運動先驅、生態綠創辦人、桃園市資訊科技局長、民進黨第九屆不分區立法委員、獲選為美國國務院IVLP國際領袖學人、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工研院的創新公司總經理,成為台灣高科技新創的推手。
翁定暐 | 政治學者,教授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翁定暐博士現任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的訪問助理教授。他在美國休士頓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專注於美國政治、台灣與東亞政治、政治心理學、民意調查以及實驗研究法。關於翁定暐其他的訊息,請參考他的個人專頁:https://tingweiweng.com/
史書華 | 牙科醫生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又稱「盾牌牙醫」,專職牙醫,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 在2014年參與太陽花學運期間組織醫療支援團體而廣為人知。史書華無政黨背景,主張臺灣應建立堅定的民主與主權共識,並強調防範中國共產黨對台統戰滲透。史書華關注台灣年輕世代對中國統戰手段之警覺性,並強調「心防」為防統戰滲透的核心。他提出「台派共識」概念,認為無論政黨立場,皆應共同維護台灣的民主、言論自由與主權。他對「台派」的定義為,凡認同台灣這片土地、捍衛國家不受外力侵害者皆屬之
苗博雅 | 臺北市議員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暱稱阿苗,社會民主黨籍,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曾任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法務主任、社民黨發言人與全國委員、Yahoo TV《阿苗帶風向》主持人、《蘋果日報》專欄作家, Youtube【臺北百科全書】主持人 苗博雅支持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同性戀權益及台灣獨立[來源請求]。參選立法委員前為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法務主任。2016年開始投入公職人員選舉,2018年當選臺北市議員並在2022年連任成功,是當選民選公職人員的臺灣LGBTQ+政治人物之一。
王珮毓 | 桃園市議員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民主進步黨 市議員 簡歷 - 桃園市政府市政顧問 桃園市職業總工會理事 桃園市美容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桃園市政府副發言人 桃園市政府參議 桃園市文化局秘書 桃園市社區營造中心主任 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 鄭文燦市長競選辦公室專員 蔣絜安立委平鎮競選總部主任 第六屆平鎮市民代表 學歷 - 中壢國小 復旦國中 中壢高中 屏東師範學院初教系 元智大學EMBA
廖筱君 | 名節目主持人

講座|【天選之國2025台灣關鍵】
簡介
YouTube「筱君台灣PLUS」、「REAL TALK真實對話」、「筱君樂活PLUS」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傑作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豐臺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 「生命方程:翁啟惠的科學傳奇」紀錄片監製、製作人 經歷: 警廣、經濟日報記者 TVBS、台視、民視、年代、東森電視台主播、主持人兼製作人 (1994-2009年) 三立台灣台總編輯、晚間新聞主播兼製作人 三立新台灣加油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2009-2022年) 1998、1999年以「民視晚間新聞」及「畫說台灣」入圍金鐘奬最佳新聞節目主持人、文化節目主持人 2000年以「台視晚間新聞」入圍卓越新聞獎最佳主持人 多次擔任廣播金鐘獎和電視金鐘獎評審 「赤心巔峰」紀錄片電影 監製 (2023年)
楊斯棓(Yang Szu Pang) 知名暢銷作家/熱血醫師

講座| 【「熟似」 ,「交陪」,「盤撋」】
簡介
2020年10月,楊醫師完成作品《人生路引》(迄今紙本超過三十三刷,電子版超過三刷),年底金石堂冊店頒發「年度風雲人物」,獲頒「星勢力作家」。上台時,楊醫師用「鳥水,水在毛彩」開頭演講,轟動全場。 《人生路引》出版後,約訪不斷,知名媒體人詹慶齡主持的《名人書房》節目也邀請楊醫師,彼集節目的瀏覽觀眾是《名人書房》所有節目前十名。 《人生路引》的版稅,楊醫師100%捐出,受贈對象包括台灣人權促進會、蔣渭水、鄭南榕、新世紀、綠盟、綠然、人本等基金會。 2022年,莊萬壽教授、吳晟老師、曾貴海醫師、紐約聞人黃文局、中研院何美鄉博士、陳隆志博士、巫永福文化評論獎得主盧世祥攏指名楊醫師寫推薦序或者在年會、發表會上致詞。 楊醫師每次上台,斟酌再三,展現台語詼諧與雅氣,彰顯邀約人之功,推廣台語之美,感動眾人,給人快樂跟力量。《安靜是種超能力》的作者,亦是楊醫師的好朋友Jill,笑說他是「台灣最大葩照海燈」。 楊醫師熱愛閱讀,熱愛台灣,鼓勵人「多讀書」,也鼓勵人「敢為天下先」,付諸行動,愛護台灣。 2024年,楊醫師推出第二部作品《要有一個人》,當中關於蕭美琴跟兩台鐵馬的文章,特別引起討論。賴靜嫻、黃越綏、鄭弘儀、周玉蔻、吳淡如等知名主持人,爭相安排訪問。 《要有一個人》超過十刷,版稅依然保持100%捐出,包括門諾、賴和、王水柳、公督盟、杜聰明基金會、安得烈慈善協會等。楊醫師被好友們戲稱為「阿娟」,樂此不疲。 2013、2014(兩度)、2024年,楊醫師共四度赴美、加,在超過十個城市演講過。把自己的見聞、感動跟行動,分享給人在美國、心在台灣的台美人。 2025年七月,楊醫師即將受邀赴美兩週,進行美國巡迴演講,共計五場。 楊醫師為家醫科專科醫師,具國際領隊、國際導遊執照。 2025年起,楊醫師受邀出任蔣渭水基金會董事以及彭明敏基金會董事,將本身蒐羅、爬梳台灣史料(特別是醫學史)的興趣跟專長,貢獻社會。 #演講內容簡短說明 「熟似、交陪、盤撋的人生,無欲選舉,同款會使tshap政治!」 「熟似」是人際關係的起點,指的是彼此相識、熟悉。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保持開放和友善的態度。 「交陪」代表更深一層的交往,意味著互相陪伴、支持。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來維護關係,比如定期聯絡、參與共同活動,或在對方需要時提供幫助。人是互相的,我們既要學會付出,也要懂得接受他人的善意。 「盤撋」則是人際關係的高級階段,指的是深度交往。這需要我們具備良好的社交技巧,能夠在各種場合得體地與人交往。要學會傾聽、共情,並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懂得維護彼此的界限,尊重對方的隱私和空間。 經營好人際關係需要時間和耐心,如果我們期待台灣成為強大的國家,「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係」是一個重要的起點。 許多人似乎仍認為政治是政治家(或政客)的事情,但這其實是一個重大誤解。事實上,每個人都能夠也應該以自己熟悉、擅長的方式關心並影響政治。 我個人常透過臉書上發表觀點,當我的觀點被媒體轉載時,有時甚至能對發表不實言論或不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形成某種程度的約束。關心政治並不一定要踏入政壇,事實上大多數的公民都不可能參選,但公民社會需要更多主動參與、監督與討論的力量。 我希望透過這場演講,鼓勵更多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例如寫作、創作或投入公共議題的倡議。只要每個人都願意多踏出一步,以理性、文明的方式參與政治對話,我們都可以成為一股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和正派的政治家,相輔相成。
王婉諭|時代力量主席

講座|題目:待更新
簡介
王婉諭出生於苗栗縣苗栗市,就讀建功國小、台中市衛道中學。獲得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科學學士學位後,至南加州大學進修材料科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她再專研博士。 回臺後,她曾任職於新竹科學園區,先後擔任友達光電研發工程師、奕力科技行銷經理,再任台元科技園區行銷經理 2016年,因女兒死於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後開始受到大眾關注,並持續從事於相關社會運動,特別是司法改革運動, 加入時代力量。 曾任第10屆不分區立法委員、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幹事長。 現任時代力量黨主席、時代力量決策委員。